首页  关于我们   青少年发展   学历提升   职业资格   交流合作   新闻中心   招贤纳士   联系方式
 

详细信息

 

名校肆意扩张不等于优质教育资源再扩大

摘 自:凯上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1 9:58:17


教育部早年就制定出台中小学办学规模标准,但这个标准是非强制性的,因此各地并未严格执行。

近年来,一些城市中小学校,特别是当地的名校,都在走不断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的路子,三、四千人的小学很常见,六、七千人的中学也不为奇,而当地政府及其教育部门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并将此做法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以推广。

那么到底走这种发展的路子可行不可行呢?笔者认为,弊多利少。其理由如下:

强了一家,弱了一批 伤害均衡

众所周知,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教师资源,其质和量都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极力加强某些学校,必然会导致另一些学校更加薄弱,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优质"学校选择教师一般都是当地比较优秀的教师,"优质"学校集中了当地优秀的教师资源,造成了其他学校优质师资的流失。这将加速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其结果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了几所学校,弱了一批学校。

正是因为中小学教育的不均衡,异常择校问题愈演愈烈,给家长和社会带来诸多负担和矛盾。

与邻国日本比较,日本小学规模严格控制在12-18个班,每班35个人;初中控制在24-36个班,每班40个人。教师在区域内每五年轮岗,校长则每六年跨区域轮岗。因此,在日本小学和初中基本上没有择校问题,学生都是就近上学。

校门口交通拥堵,"小饭桌"生意兴隆 会引发社会问题

纵观一些城市规模大的中小学,由于生源覆盖范围广,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离家较远的学生家长不得不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因此这一时间段的学校门前一片混乱,交通拥堵,接送学生困难,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很多家长中午接送困难,因此孩子又不得不在学校周边的"小饭桌"解决午餐问题。如今,凡是规模较大的学校周围,"小饭桌"生意兴隆,一个孩子午餐加上午休每月至少得花费一千多元,如果再加上车辆的接送开销,对于普通人家而言负担不可谓不轻!除经济负担外, "小饭桌"的食品安全也令人忧心,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让家长不放心,但是苦与无奈。长此以往,有可能造成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学生多空间小,文体活动受限 素质教育难施展

除少数新建的学校外,大部分在原址改扩建的学校,普遍存在校园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易补的是校园建筑面积,难改的是校园活动场地。当前大多数规模较大的城市中小学校都存在生均占用校园面积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问题。因此,造成校园文体活动受到限制。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周四节体育课,试想三、四千学生只有一个标准运动操场,体育课如何开展?只有一两个舞蹈教室学生如何训练?校园除了硬化的道路,没有绿地,没有花园,学生在校园里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语,能看到的只有钢筋水泥建造的冰冷建筑物,环境育人的功能消失殆尽。各项素质教育难以拓展。

管理效能低,教研活动难 优质难"优"

按照管理学的观点,管理层级越多,管理效能越低。就学校管理工作而言,如在管理方式上不及时改变跟上,学校规模变大,其管理效能必然降低,特别是对学校教研活动效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中小学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研究对象就是教材和学生。目标就是运用教师的集体智慧,把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实施高效的课内、课外教书育人工作。其方式就是优秀教师指导引领,开展以学科为主的教学研讨、理论研讨、教法研讨、教育对象研究等等。就教法而言,更多的是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需要悉心领会,反复实践才能掌握,有时甚至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手把手地教。

规模大的学校,有的学科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教研活动既难组织,也难让每个教师都积极参与,充分交流。就如开大会和小型座谈会一样,大会只是听听个别人的发言,更多与会者难以参与,就不易上心,而小型座谈会则需要每个人发言,你就得认真思考。所以一般而言,人数多,教研活动质量就会降低。

饼子摊薄,优质难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要尽快出台有力措施,严格控制中小学办学规模和班级学生人数,实行区域内教师、校长一定期限内的轮岗交流制度,而不能走不断扩张的路子。


  名校规模膨胀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名校的规模及势力范围正处于快速扩张中。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名校的规模越大,势力范围越广,话语权越强,教育优质资源就增加了,教育质量就提高了,教育公平就实现了。但是,公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社会教育供给之间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对极少数中小学名校尤其是“超级中学”的盲目追捧、价值错位和责任缺失,正是导致上述矛盾不断加剧的重要诱因。

  当前,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时,应该对巨型学校及其与之相关的教育集团组建潮、普通学校兼并热、名校办分校泛滥、“高中城”不断涌现等问题,保持起码理性、必要警惕。
  不可否认,学校规模的适度扩大,会带来投资效率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教育经济价值。但学校规模如果失控,就会走向反面。名校肆意扩张无法有效解决所谓“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却容易诱发教育风险,威胁师生身心安全和长远教育利益:大幅扩张中小学名校规模,会进一步加剧学生升学择校方面的“社会博弈”程度,“巨型学校”运营将面临诸多潜在风险,小的事故就容易诱发巨大教育隐患。巨型学校建设必然诱发名校办学模式和行为的简单化,往往降低教育的整体质量,加剧我国基础教育同质化倾向,造成虚假的教育繁荣。靠规模化、企业化方式办学,违背教育规律,“一家独大”、“强者为王”又将导致教育垄断,形成固化利益集团,恶化教育生态,是对教育公平的违背,并冲撞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底线。
  归根到底,巨型学校的出现与一些地方政府的教育发展价值观片面、管理缺位,曲解“优质教育”内涵,把“优质教育资源”等同于名校资源,将升学率高的学校等同于名校,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寄托在名校规模扩张上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
  当前,要走出巨型学校不断膨胀的误区,必须进行教育价值再造,回归教育改革的理性和伦理正当性。
  首先,需要纠正对所谓“优质教育”的错误认识。一味强化中小学名校影响力及所谓“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意味着政府在为社会提供非优质的甚至劣质的教育资源,这种错误的逻辑必然导致误读。地方政府应致力于公办教育的均衡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使所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享受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使普通学校师生分享教育成功的荣耀。
  其次,需要创新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机制,树立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刚性标准,防止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异化。“规模化”、“跨越式”、“集团式”发展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敢于担当责任,研究“巨型学校”带来的问题,对巨型学校进行规模控制,甚至果断消减,有效化解潜在风险,使师生、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共享安全、有序的教育氛围。
  培育特点、发展特长、形成特色、成就卓越、各美其美,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逻辑。我们应肯定中小学名校及校长们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但切不可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任务简单“转嫁”到名校的盲目扩张上。名校不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化的救世主。行政部门及社会不制造、不炒作、不鼓吹所谓“应试教育”英雄,才是遏制中小学名校规模盲目扩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釜底抽薪之举。


·黑龙江凯上教育公告

·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

·当“青春期”孩子拒绝和父母沟通,怎么办

·新型“啃老族”出现,父母还被“蒙在鼓里

·教育的最大死敌, 就是父母的脾气

·教育,都是折腾死的!

·人民日报解码在线教育:隔屏上课 如何改

·中小学再不去行政化管理,教育就要跑偏了

·教育行业内的各种评比与选拔,或成弄权者

·家长课堂的五条基本策略

·追根求源才是家庭教育发展根本

·2019届毕业生已开始求职,18届还有

24小时服务电话:0451-53669944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尔滨大街640号

电话:0451-53669944

QQ:395712321

微信:kaishangedu

微信公众号:凯上教育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凯上理念

青少年发展

励志夏令营

心灵成长

家庭教育

历届回顾

学历提升

全国成考

成人教育

自学考试

电大网教

国家开放大学

职业资格

人保部职业

医药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计算机考试

会计资格

英语考试

交流合作

游学研学

教育联盟

新闻中心

教育新闻

行业新闻

招贤纳士

招聘信息

黑龙江省凯上教育 地址: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号 24小时热线:0451-53669944. Copyright © 2008-2016 hljk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20003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