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再不去行政化管理,教育就要跑偏了,学校将不像学校
摘 自:凯上教育 发布时间:2020/7/21 14:09:08
中小学的期末到了,这几天各种考核与检查全面展开。于是老师们又开始疲于奔命,做迎检工作。
这里面,最繁琐的不过是档案了,话说有什么“美丽校园十大行动计划”、“综合考评等。
各类有大项,大项下有分项,分项小有小项,考评目录密密麻麻,有十几页之多。做出来的档案,可谓汗牛充栋,垛起来有将近2米高。
这些个档案,说实话有哪些是实实在在的呢,不过都是移花接木造出来做个样子而已。劳民伤财,徒费一些纸张资源。
但是,不做又不行,上面各项都要检查,评比排队。
笔者认为,这些年,教育的行政化太厉害了,直接干扰了教学这个中心。
一,教育主管部门的机构设置太臃肿。
这一点,去教育局看看就知一二。一个小小的县教育主管部门,达到120多号人,40个股室。哪个部门也没有闲着,都要给下面派事。没事挖空心思找事也要派。
譬如说少工委,一个学期的培训、主题教育等活动都有七八次。一个关工委,一个学期的正文、读书、讲座等也有十来次。
其它的诸如安全,消防,反恐,法制教育,红色教育等,学校几乎是应接不暇,难以招架。
如果能去行政化管理,精简教育主管部门,下面的事情自然就少了,教育教学的本职就凸现出来了。
二、乡镇一级的中心校机构芜杂庞大。
其实这个以前改革过,乡镇一级不设管理机构,于是撤销了原来的教育办公室。
可是,衍生出来的是中心校,中心校设一个校长,下面又带了不少的人员。据说有的达到了30人之多。这些人一是传达上级的任务,另外自赋职能,开展所谓的对下面学校的管理,生出更多事务。
这样,下面学校就忙不完的各种活,接受各种考核与排队。这些,大多与教学毫无关系,而且比教学来的急,叫的响。于是,老师们不得不从课堂上分离出来,穷于应付差事。
三、学校内部也有三分之一多的人不教课搞行政。
七八十名教师的学校,有二十多名是中层领导,所谓的管理层。每个中层领导都要把自己的一块搞得轰轰烈烈,以捞取升迁资本。
这就造成了每一次开教师会,领导一个一个长篇大论地讲话,激情豪迈地发挥,本来无事,开一次会能开四五个小时。
校长和领导班子更像是“官员”,每天都是发号施令和督促检查,部分优秀教师往“官场”的“独木桥”上“挤”,从事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出现偏离,也使大量原本乐于教书育人的教师的事业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教育行政化的结果就是造就出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活动汇报。
这些操作像皇帝的新装,都说美,看透不说破,搞自欺欺人。教师干得不像教师,学校办得不像学校。
还有一个就是制造出了许多不公平。领导班子基本都享有特权,教师职务晋升、评优评先机会与行政人员处于明显不对等地位,每年嘉奖通报很大一批是各个学校行政人员。
班子成员福利待遇比一般老师高,外出学习考察比老师机会多,工作量又比教师少 而普通一线教师只能靠后,极大伤害了教师的利益。
教育去行政化,笔者以为从教育管理部门开始,简化股室设置,弱化次要事务,摒弃形式套路,强化教育教学。弱化中心校机构,精简学校班子,让更多的教师回归课堂。
|